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举办“第五期工业合成生物技术国际培训班”
字号:【大】 【中】 【小】
在中国科学院2025年度“一带一路”暨发展中国家科技培训班计划支持下,第五期工业合成生物技术国际培训班于2025年10月10日至24日在天津举办。
本期培训班由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主办,南方科技促进可持续发展委员会(COMSATS)、“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协办,COMSATS工业生物技术联合中心承办,并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可持续发展国际科学十年”(IDSSD)冠名支持。来自哈萨克斯坦、沙特阿拉伯、阿根廷、泰国、埃及、巴基斯坦等13个“一带一路”暨发展中国家的23位生物技术领域专家学者参加培训。天津工生所所长向华为学员颁发结业证书,培训班组委会主席、联合中心主任孙际宾研究员主持开班与结业仪式。
天津工生所副所长田朝光在开班仪式上,代表研究所对参训学员表示欢迎,期待通过培训班促进各成员国之间生物技术领域科技交流与合作。埃及国家研究中心Ahmed Eid教授和天津工生所柏文琴研究员分别代表培训班学员和授课教师发言。ANSO秘书处会员与能力建设部部长王钟秀在线出席开班仪式,并介绍了ANSO建设背景及其设立的联合研究和人才资助项目等情况。
本期培训班以技术课程、实验课程、文化课程、企业实践等形式展开。孙际宾在题为“工业合成生物技术概述”的主旨报告中,系统介绍了工业合成生物技术的内涵、相关使能技术和产业关键技术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并介绍了COMSATS中心在推动南南合作方面开展的有关工作。来自美国密西根大学、荷兰莱顿大学、丹麦奥胡斯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重庆大学、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北京化工大学以及天津工生所十余位专家学者与青年科研骨干,通过专题报告分别介绍了生物医药、生物化工、生物农业、生物基材料、生物能源及未来食品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天津工生所平台实验室近十位技术支撑骨干,通过实验操作演示讲授了蛋白质设计与细胞工厂设计、DNA合成、高通量自动化基因组编辑、X-射线蛋白质结构解析、系统生物技术、智能发酵等共性技术。
培训班特邀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姜志达研究员讲授了中国传统文化智慧以及共建“一带一路”技术合作与创新发展新机遇,并带领学员参访了秦皇岛华恒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和华熙生物科技(天津)有限公司,使学员进一步了解了工业合成生物技术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生产的实践案例。培训期间还安排了集中交流答疑等环节,增进学员相互了解,挖掘潜在合作机会。
自2019年以来,天津工生所已成功举办五期工业合成生物技术国际培训班,累计为全球32个国家的194名青年科技人才提供专业培训。培训班已逐步发展成为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促进工业合成生物技术国际交流的重要品牌活动,为加强“一带一路”暨发展中国家在工业生物技术领域的创新合作和能力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田朝光致辞

学员代表发言

教师代表发言

ANSO特邀报告
孙际宾作主旨报告

文化课程

技术课程


实验课程


企业实践

培训班合影
版权所有 © 2012-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版权所有
通讯地址:天津空港经济区西七道32号,邮编:300308
电话:022-84861997/84861977,传真:022-84861926,邮箱:tib_zh(AT)tib.cas.cn